设为首页  |  加入收藏
行业新闻
方案与产品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> 行业新闻
崇祯年间铁钟被弃煤棚内 系官方登记文物
【信息时间: 2015-12-04 00:45:41   阅读次数: 】【字号

 “崇祯年间的古钟,声音浑厚悠远,响彻全村。”在潭柘寺镇政府网站上,这样赞美赵家台的铁钟。
  可是当《法制晚报》记者在门头沟区的赵家台村见到这口明代铸铁大钟时却发现,它虽然是官方登记在册文物,却如废铁般放于锅炉房的煤棚里,古钟周身被煤灰覆盖。
  探访明代大钟远看好似废铁一堆
  李伯雄先生是丰台区文物安全巡查员,出于对文物的喜爱,他经常跨区巡查,走访了门头沟区多处文物古迹。
  11月11日,住院养病期间的李伯雄,在《法制晚报》,看到了《康熙年间铁钟被弃机修院内》报道。李伯雄向《法制晚报》记者反映,在门头沟的赵家台,有一口大铁钟,同样保护得不好。
  明代已成村的赵家台,现为门头沟区潭柘寺镇下辖行政村,距市中心约30公里。大钟隐藏在村锅炉房的煤棚里,若非李伯雄指引,一般人很难能找到。棚子里煤块堆积如山,在两台报废的搅拌机旁,记者发现了这口铸铁大钟。
  煤棚虽能遮风避雨,但棚内光线暗淡,大钟很容易被人当成废铁。踩着碎砖块和废木料,记者踉踉跄跄地走到大钟前。由于长年与煤堆为邻,敦厚硬朗的大钟已无金属光泽,周身沾满煤粉,看上去死气沉沉,轻轻一摸满手乌黑。
  经测量,钟高1.5米,钟底直径将近1米。钟钮造型略显粗糙,但仍可辨出蒲牢(神话传说为龙生九子之一)造型及蒲牢两侧的人面;以下是如意莲花纹饰及8个圆孔,透过圆孔观察,钟内部蜘蛛网纵横。铁钟周身遍布凸字铭文,记载:大钟铸造于崇祯元年(1628年);还有“佛日增辉、皇图永固、帝道遐昌、崇祯皇帝万万岁”等文字以及捐款人的姓名。钟底是莲花图案。
  硕大的体量、丰富的历史信息,证明此钟非同寻常,可为何像废铁般弃置于此呢?
  历史文物险些被制成地雷
  通过历史记载以及村民的讲述,大致能勾勒出古钟的前世今生。
  钟身上的铭文显示,京都顺天府宛平县赵家台村居士恩荣官、孙公朝福看得本村朝阳庵经声朗朗,但唯独缺少钟声,于是募集资金铸造了此钟,明天启七年(1627年)开始铸造,崇祯元年(1628年)完成。
  据《门头沟文物志》记载,赵家台村的大钟,原为一对(雌雄钟),挂在赵家台附近朝阳庵一棵古槐的枝头,而庵庙于清末被毁,双钟被转移至村内。到了抗日战争时期,雌钟被用来铸造地雷,雄钟幸存下来,就挂在村委会院内的铁架上。
  《门头沟村落文化志》记载,新中国成立以后,幸存下来的雄钟被人们称为平安钟(用来祈福、保平安),此钟敲击的声音清脆响亮,几十里以外的村庄都能听到,甚至房山区良乡偶尔也能听到。
  历经变迁,赵家台现已成为市级民俗旅游接待村。在潭柘寺镇政府的网站上,形容赵家台的大钟“声音浑厚悠远,响彻全村”。不仅如此,大钟还被列为门头沟区文物登记项目,编号:110109946170000355。
  据当地村民介绍,由于赵家台村搬迁改造,大钟才被运到了锅炉房,已在此存放了13年,偶尔有专家学者找到这里,包括少数文物爱好者。有文物爱好者感叹,古钟躲过了战乱、大炼钢铁,但难保不被当成废铁处理。
  观点目前情况对大钟保护不力
  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会员吴晓平,对门头沟区的古钟有一定研究。在他看来,赵家台古钟,只能说是在煤棚里保存,根本谈不上保护,更无展览展示,文物无法发挥社会效益。
  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刘卫东认为,近400年的文物,丢弃在煤棚里,已经丧失了教育、展示的功能,好似明珠暗投,还不如交给博物馆珍藏。
  回应区文委将督促保护
  今天上午,记者致电门头沟区文化委员会文物科。工作人员称,会就此事督促镇里的相关负责人,对赵家台的大钟进行保护利用。
  随后,记者致电赵家台村村委会刘主任。他告诉记者,大钟是村里拆迁时挪到煤棚的,这个情况他已经了解,会考虑放到一个适合存放保护的地方。
  相关消息 康熙年间铁钟已获保护
  11月11日,本报报道《康熙年间铁钟被弃机修院内》。同是门头沟区,斋堂镇军饷村,一口351年历史的铸铁大钟,体量与赵家台村大钟相当,长年放置在一处机修院内,风吹雨淋没有保护。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会员吴晓平告知本报记者,曝光之后,当地村委会将大钟转移至库房内保护,避免了文物继续遭到酸雨侵蚀。

 


设计|硬汉Kobe款卫浴设计 女子假扮护士 医院里盗窃婴儿被抓获
www.aabbgg66.nethttp://www.youweiyu.com/ 电话:400-860-3333 许可证:苏B2-20060333 备案号:苏ICP备10206333号